钢舵轴锻件白点缺陷分析及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热处理工艺改进
钢舵轴锻件是舰船设备重要零件,采用碱性电炉冶炼和水压机锻造成形。舵轴锻后进行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热处理,其热处理工艺生产中发现,舵轴矩形法兰与 轴身连接处出现多条裂纹,长度为15 -160mm,致使工件不合格报废,经济损失很大。
舵轴解剖试片断口分析可以看出,在舵轴表面裂纹区域内部,发现众多金属流线特征相同的裂纹。从断口特征和形貌分析,确定该裂纹是白点缺陷。目前观点认为,白点是由于钢中氢含量高并伴有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内部裂纹。一般来说,钢中氢含量在2~3cm/100g以下时,不会产生白点缺陷。研究发现,钢锭浇铸、凝固及锻造加工中,钢中可排出1.5~2.Scm3/100g氢气。因而可以推断认为,为了使锻件缓冷后不产生白点缺陷,钢中氢含量应少于3.5-4.Ocm3/100go 而实际生产中,按常规(非真空技术)法生产的钢锭(材)中,氢含量均大于此数值。检验表明,已发现的表面裂纹是锻件内部白点暴露和扩展的表征。钢是白点敏感性最强的钢种之一。进一步对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热处理工艺进行了锻件氢含量计算,计算表明,经过工艺A(等温扩氢24h)、工艺B(等温扩氢40h)处理以后,大型舵轴内氢含量分别为2.10cm/100g和1.61cm/i009,避免了白点缺陷形成;而法兰及附近区域氢含量计算值为3.12cm/100g和2.87cm/100g,结果计算和检验均证实该处有大量白点缺陷形成。矩形法兰及附近产生白点的原因,是由于等温扩氢时间不足和氢含量高所致。
经计算给出,如果大型舵轴锻件内氢含量减少至2.10cm/100g,可防止产生白点缺陷,据此计算出工件等温扩氢所需时间。经计算,工件在640。C等温扩氢时间为100h。在检验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,确定改进的锻后热处理工艺曲线。钢舵轴不同含氢时防止白点工艺。
钢舵轴大锻件采用改进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热处理工艺后,工件经低倍组织检验、超声波探伤和解剖试验分析测试均未发现工件存在白点缺陷,工件质量优良,生产效果良好。
- 上一篇:浅析水轮机叶片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热处理工艺的改进 2020/4/1
- 下一篇: 螺杆钻具传动轴壳体高频感应加热炉热处理工艺的改进措施 2020/3/27